60
2286, 2289, 2293, 2294, 2290, 2295, 2296, 2291, 2297, 2298, 2292, 2299, 2300, 2301, 2302, 2303, 2305, 2306, 2304, 2307, 2308, 2309, 2310, 2311, 2312, 2313, 2314, 2315, 2316, 2317, 2318, 2319, 2320, 2321, 2322, 2323, 2324, 2325, 2326, 2327,
高校应用服务联盟
高职院校怎么走好“科研兴教”之路
2020-08-14

高职究竟是姓“高”还是姓“职”?高 职院校是不是该顺应职业学校的技能需求,把科研放在一边?一直以来,这些都是困扰着高职教育工作者的难题。近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召开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服务联盟成立大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职教专家聚焦高职院怎么走好“科研兴教”之路,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并分享了各校的经验。

· 

 技术研发打上“高职烙印”“高职院校必须要补齐一个短板。”教育部职成司高职发展处处长林宇在会议上开门见山地表示。在他看来,高等学校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大职能。而由于历史原因,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明显的短板。高职院校不仅能够通过人才培养输送合格的人才来服务社会,还可以通过应用技术研究与服务来提高社会服务的附加值。

·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倡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应该抓住这个机遇。”林宇认为。实体经济要健康发展,离不开应用技术的研究及服务做支撑。而这正是适合高职院校并可以为之努力的方向。

· 

 高职院校做科研,不能照搬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高职学校不要考虑基础性的研究,而要定位在应用性的研究上。”林宇说。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开发处处长林海平告诉记者,高职院校的科研应与重点本科院校有所区别,不宜过多涉及基础性、原创性强的研究。“科研领域有‘顶天立地’的说法。顶天,指要处在国际最前沿,引领趋势。立地,指科研成果满足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高职院校应注重后者。温职院因此还把自己的研发思路命名为‘立地式’。”林海平表示。 

· 

高职院校花精力投入技术研发,其实是一件多方受益的好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原校长黄达人曾到多所高职院校做过调研。他发现通过产学研平台等的建立,即使起步不久,也能看出明显成效。一方面实现了对特定行业或企业的技术服务,同时还锻炼了“双师型”的师资队伍。黄达人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了介绍,这所学校四年前与南京国铁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技术研发中心。现在南京地铁每一条线路的验收,专家队伍里面都少不了学校教师的身影。“老师研发能力的提升,不仅提高了教学水平,也在行业里有了影响力。”黄达人说。同时,教师带着学生做科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校内树立了良好的 学习风气。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甚至做过专门统计,发现参与研发项目的学生相比那些未参与的学生,毕业后的平均薪酬要高出一截。 

· 

走活“产学研创”这盘棋此次发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服务联盟的,是包括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内的12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围绕促进技术技能积累和新技术应用,这些学校发布了与此相关的《温州共识》,其中提出三点思路:引领发展,解决技术应用 “最后一公里”;紧跟变革,促进新技术应用和新技术服务;协同创新,打造“产学研创”综合平台。 

· 

这其中最大的难点之一就在于“产学研创”几者之间的深度融合。温职院院长谢志远介绍,学校按照四个步骤来进行推进。首先,根据产业来设置专业, 做到“区域有什么支柱产业,就建设什么专业”,以此实现产学结合。之后,再依据专业来设置平台,实现“区域有什么企业难题,就建立什么服务平台”,推进产学研结合。在此基础之上,再依托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孵化科技型企业,增强对产业的溢出效应,向产学研创结合的目标迈进。 

· 

校企合作也是一些学校在推进产教融合、促成技术研发和服务时遇到的瓶颈之一。“光靠道义、人情、法律等还不足以长久,关键在于互惠双赢,就是一定要让高职院校能够给企业、行业解决问题。”黄达人认为。对这一点,林海平深有感触。如果只是简单开展订单班、推荐学生就业等浅层合作,时间长了双方合作也难免会出现问题。而一旦上升到技术研发层面,就会让企业感觉收获很大,愿意长期合作。一些小微企业本身没有独立成立研发机构的能力,通过和 学校合作,就能解决影响企业继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 

协同创新也是促进高职院校“产学研创”的重途径。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祝鸿平介绍,继本科院校之后,我省去年也开始在高职领域建设协同创新中 心。今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机装备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7所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中心就获得了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认定。“高等职业教 育在技术协同创新领域要搭上高等教育‘2011计划’的快车,发挥高职学校应有的作用。”祝鸿平说。